莫迪政府反华真的是演的吗?印度又为什么投向中俄门下呢?派生资本
近段时间以来,国际社会对于中俄印三方合作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不少,甚至已经舆论声称印度投向中俄门下,不再跟美国玩了。就在不久前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期间,印度外长苏杰生更是当着我国高层的面做了两个承诺:一是印度愿意以中印两国领导人共识为指引,保持中印关系发展势头,推进互利合作,加强在多边机制中的沟通协调;二是印度支持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办好今年的上合组织峰会。关于这一点,全球都收到了消息。
除此之外,近期,印度方面对咱们中国可以说是接连不断释放类似的“积极”信号。就在23号,印度驻华大使馆还发布旅游签证须知派生资本,恢复对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。这也是从2020年之后,印度时隔5年首次恢复向中国公民签发旅游签证。另外,还有印度媒体发表文章呼吁,中印两国站在同一边。该文章认为,在新兴世界秩序中,印度和中国需要携手共进,这既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,也是为其他国家着想。为了两国和全世界的未来,双方必须找到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合作方式。
在这背景下,有印度学者“交底”,称之前莫迪政府的种种反华行为都是“演的”,只是为了“去迎合美国关于印度可能会对抗中国的幻想”。在印度学者看来,印度从来就没有真正打算冒着巨大风险对抗或挑战中国,毕竟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印度的五倍派生资本,军事力量也强大得多。但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?答案显然没有这么简单。想要搞清楚这里面的问题,首先就要看清眼下莫迪政府面临哪些困境。目前来看,莫迪政府至少面临两大困境亟待解决:一是印度国内经济放缓;二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。
由于其国内经济放缓,不少外资正加速撤离,这让莫迪政府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。就在这特殊时期,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就像是悬在印度头顶的一把利剑,随时都有可能给莫迪政府“致命一击”。原本莫迪政府还想带着诚意与特朗普政府进行贸易谈判,奈何特朗普的胃口太大,印度不愿在削减关键农产品和乳制品关税问题上让步,如果莫迪政府妥协,将很难给印度民众一个交代。而特朗普那边抵制印度提出的减免钢铁、铝和汽车等商品高额关税的要求,就这样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。
正是因为上面这些情况,莫迪政府很难继续跟美国耗下去,于是便将目光转向了中俄,尤其是中国。无论是苏杰生强调加强中印合作,还是印度驻华大使馆恢复向中国公民签发旅游签证,印度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通过逐步缓和中印关系,进而促进中印贸易以及投资合作,以此来抵消美国关税威胁给印度带去的负面影响。从这里其实就不难看出,印度学者口中所说的莫迪政府的反华行为是“演的”,显然就不是那么可信了。莫迪政府现在对华释放积极信号,更多的原因还是出于一种无奈之举。
毕竟莫迪政府的所谓“大国梦”还在那摆着派生资本,而一直以来印度就将中国视作其实现“大国梦”的阻碍,或者说是“参照对象”,凡事都想着要跟我国一争高下,以证明自己的所谓“大国地位”。在这种背景下,莫迪政府如果有机会打压我国一头,它必然会去做,而美国为了推动其“印太战略”,极力拉拢印度对付牵制我国,某种程度上正好符合印度的意愿,鉴于这种情况,硬要说莫迪政府之前的种种反华行为是“演的”,试问,有谁会信呢?不过,话说回来,如果印度真的战略转向,投到中俄门下,中俄印恢复三方合作机制强强联合,那特朗普就真的有罪受了。
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